公章上没有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早期的公章在制作时并没有普及使用编码技术,因此这些公章没有编码。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单位公章在刻制时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添加编码。公章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刻制并备案,而不是是否有编码。
某些特定类型的章,如发票专用章,需要带有编码,以便于识别和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章都需要有编码。
有些单位可能选择不在公章上加上编码,这可能是出于设计风格、管理便利性或安全考虑。例如,一些大学可能更注重公章的美观,或者担心编码被模仿或盗用。
带有防伪编号的公章是从2011年开始启用的,而之前的公章则没有这一要求。因此,没有编码的公章并不一定是假的或不合法的。
综上所述,公章上没有码是正常现象,并不影响其法律效力。如果需要了解公章的具体编码情况,可以咨询相关单位的公章管理部门或当地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