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有浓厚的民族自豪感,这是埋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浓厚情感,泱泱华夏,亘古中华,这是对我们古代的强大认可,在血脉传承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无论国内外,只要流着中国的东方血脉,都对龙有独特的情感。
早在古代社会国家初步建立的时候,“龙”这种独特的形象就开始以多种形式存在,这种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神奇生物却成为了出现此时最多的“祥瑞”之物,上古的传说之中有龙,如“青龙”,寓言故事之中有龙,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
在岁月更迭之中,“龙”这种形象几乎变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连皇帝也说自己是“真龙天子”,明清时期完成的经典小说《西游记》中也有大量对龙的描述,“四海龙王”是其中的典型,它们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龙,这种在西方看来充满邪祟的动物至今都是中国人心中对美好的象征,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它排行第五,但却拥有其他是一种动物的所有特征,所以“龙”这个形象,在远古时期是作为图腾开始出现的。
在那个以动物为部落代表和氏族象征的时期,龙这种集多种特征于一身的存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时的人类对自然尚且一知半解,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经常要面对野兽的侵袭,性命朝不保夕,所以才选择以动物为图腾,通过这种方式与动物结亲。
这种迷信的手段自然不能奏效,但当时的人们却将连续遭受侵袭的原因归结为物种的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龙这种特征较多的传说动物才成了图腾的最佳选择。
《山海经》之中曾有黄帝乘坐神龙车辇升天成就大道的记录,炎帝的出生也是在他的母亲感悟上天之神龙的结果,简言之,华夏文明的两大始祖都和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让后代人们对龙文化更加尊重和崇拜,并且对其进一步发展。
如今不断发现和龙有关的遗址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河南濮阳所发现的古墓之中,就曾有一条用贝壳摆放,盘踞而成的龙,在仔细观察之后不难发现,这些贝壳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大小并不一致,但却实实在在地镶嵌在古墓之中。
整个龙的形象十分完整,龙头龙爪等一应俱全,匍匐在墓主人身下,似乎要带着他一飞冲天,按照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些贝壳并不像现在一样只是寻常之物,而是十分珍贵的货币和珍贵陪葬品,尽管对墓主人的身份还没有确定,但龙形象已经开始潜移默化了。
不仅是古墓,龙这种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文化习俗,甚至是建筑,泥塑,钱币,服饰,书画等多种物品上都有龙的形象,例如帝王居住的皇宫之中,会出现很多的龙璧,龙柱,龙椅,等建筑风格,器皿上有龙的纹路,描金。
这些皇室御用的物品上和“龙”这种形象有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接下来更是走向平民化,影响力巨大的一些文艺作品之中也出现了龙,比如绘画,诗作,刻印等,除此之外,一些特定的风俗之中也有“无形”的龙,如“二月二,龙抬头”,和“赛龙舟”等。
三国南北朝时期闻名世界的《洛神赋图》中也有龙的形象,总而言之,那时的龙星象是至高无上的,它神圣,高大,勇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拥有强大法力,会腾云驾雾,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掌管五湖四海,是神灵,祥瑞和权力的象征。
但小说之中出现的龙却有所不同,以《西游记》为例,它的故事情节中就有许多龙的形象,虽然神通广大,但并没有那么高高在上。
《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尽管不像《红楼梦》那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依然获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因为它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神魔系列小说。
作者吴承恩以玄奘西游天竺的故事为基础,为我们呈现出了十万八千里的漫长取经之路,西游记本身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世界观,人族乃是其中最为弱小的一个,向上有罗天诸神,凌霄宝殿,无数妖怪和西天八方罗汉。
向下有幽冥界十殿阎罗,无数小鬼两大判官,尘世中还有潜藏在各处不问世事的散修大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之中,龙这种形象频繁出现,但在地位上并不是很高,甚至还要任凭他人驱使。
“龙形象”在《西游记》故事一开口就给足了下马威,和电视剧中的展现有所不同,整个西天取经的故事的开始就是因为一条“龙”,泾河龙王原本还能掌管一方水族,不曾想却被一个算命先生利用,与渔夫打赌失败而触犯天条。
最终堂堂司雨大龙神竟然被一位凡人斩首,还是在梦中被处死的,虽然是开启西天取经任务的必然要求,但从面子上讲多少有些挂不住,而这只是开始,从小说的后续发展不难看出,“龙形象”也是比较凄惨的。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天宫中举行“安天大会”,书中提到招待众人的宴席之中,除了琼浆玉露之外,还有龙肝凤髓,往日高高在上的龙竟然变成了诸位“神仙”的盘中餐,后来的白龙马熬烈也因为得罪了玉皇大帝而被囚禁在鹰愁涧。
即使后来被释放,也是只有白马的身份,直到最后才进入化龙池恢复真身,总而言之,整个西游记的故事之中,无论是龙王还是龙子龙孙都受玉皇大帝的管辖,其中地位最高的乃是掌管四方海域的四大龙王,他们的存在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东西南北四海龙王分别掌管西游记中的四大水域,这些海域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是自己的领土,平常主要起到一定的镇守作用,他们需要根据玉帝的旨意下雨普济苍生,结合凡间皇宫之中的顺序,四海龙王就像是皇帝之下的王爷贝勒。
族群之中,四海龙王的地位很高,他们拥有自己的妻女家人甚至军队,能力不凡,但很少聚集在一起同时出现过,四大龙神之中,东海龙王敖广作为孙悟空的邻居经常出现,也是最早出现的一个。
孙悟空当年幼年得道远赴海外出师学艺,归来之后曾与牛魔王独角鬼王等结为兄弟,随后就去了东海龙宫寻找东海龙王求借一件武器,最终拿走了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此前敖广拿出的诸多武器,虽然未被孙悟空看中,但也足以说明其底蕴的丰富。
从几位龙王对东海龙王的称呼看,敖广乃是四大龙王之中的年长者,他拥有相对较大的权力,算是四大龙王之中的领导者,主要负责雨水,另外还担任雷鸣,洪灾,海啸海潮等惩戒作用。
西海龙王名字叫敖闰,他也担任降水的任务,但降雨并不是他的主要职能,早年此地受旱灾严重,是西海龙王来此降水解救了万民,所以西海龙王敖闰被认为是及时之雨,百姓有感于他的恩情特设寺庙供奉,算是伴随信仰的龙王。
至于南海龙王在西游记中的描写较少,除了四大龙王齐聚时露脸之外,其余基本很难见到关于他的描写,但结合相关的史书记载可知关于南海龙王大多是传说叙述。
根据山海经等书籍的描写,南海龙王敖钦乃是水神祝融的化身,由此便可想到当年和火神共工的争锋,他拥有天柱折地为角的强大能力,在西游记中掌管南海所有生灵,保证风调雨顺。
除此之外,南海龙王还指掌惩罚,若有地区对上天不敬或有亵渎神灵之嫌,都是由南海龙王降灾,如干旱洪涝等。
因为南海龙王涉及罪与罚,和西游记中的师徒几人并没有太多交集。
最后一位北海龙王则不同,他算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相比于几位哥哥的呼风唤雨,北海龙王为人十分低调,最擅长施展法术,甚至还有预测未来的特殊能力,但是四大龙王中能力最为超群的存在。
师徒四人受阻车迟国时,曾和三位妖怪斗法,孙悟空下油锅之时,乃是北海龙王施展冷龙之法降妖,根据这项能力可知,北海龙王敖顺还执掌冬季时令的司雨和霜冻,虽然在诸位龙王之中排行最后,但自身的能力依然无可取代。
不仅是西游记,很多书籍之中都存在关于四海龙王的记录和传说,他们凭借自己卓越的能力守护一方海域安宁,护佑一方黎民。
从职位和能力来看,《西游记》的世界观似乎是将四位龙王的身份和能力束缚了,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风调雨顺是人们最希望的事情,也是四大龙王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