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才刚刚实现脱贫摘帽,却不得不面临老龄化问题的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因此,“未富先老”已经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完善顶层设计,正视引发的一系列养老、经济发展等问题。说白了,就是该怎么应对养老困局?——养老不能靠国家,养老还得靠自己!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均寿命延长和生育率降低导致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 的人口结构变化动。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视为跨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当上述指标分别超过20%或 14%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人口超过20%时为超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于2019年突破14亿,65 岁及以上人口每年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2019 年达到 17603 万人,占总人口的 12.57%。 依据国际上对老龄化概念的定义,我国在 2001 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经历近 20 年 发展,即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甚至深度老龄化。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 1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伴随表 1 中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 2005 年的 72.95 岁上升到 2015 年的 76.34 岁, 预计将于近期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 2020 年这一指标将达到 78 岁左右。可以 预见的是,中国老龄化程度在逐步加重。根据当前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来我国将存 在全球最大的老龄化人口群体。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s://dat
从图 2 中人口自然增长角度看,在 2001 年至 2019 年近 20 年间,中国人口自然增 长率伴随着出生人口减少呈明显下降趋势,死亡率基本保持平稳。即使在 2016 年、2017 年出生率有短暂的上升趋势,2018 年后迅速下降。
2020 年底,中国人均 GDP 为 72447 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已经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仍是不均衡的,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大,贫富收入差距大,部分地区才刚刚脱贫摘帽。“十四五”期间,出生在 1960s 的高峰期出生人口 将进入老年,老龄化问题将会持续加重。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以及出生率较低带 来的劳动力持续供应不足带来的阻碍经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二、老龄化面临的问题
老龄化是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发达国家尤其突出。据相关报道, 韩国人口危机加剧,出生率近年来不断下降,2020 年更是首次出现了死亡人口大于出生 人口的现象。人口研究学者作出预警,称韩国或将成为“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
宏观层面看,一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出生率下降,势必导致该国人力资本、 劳动参与率及消费能力的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增速。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 2019》年公布的预测2020 年 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经初步整理可以获得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从图 3 中可 以对比发现,当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明显不同,新生幼儿的比重 偏低,且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远超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我国适龄劳动人口(14-60岁) 各阶段比重参差不齐,30-34 岁、50-54 岁劳动力比重较大,且 10-24 岁人口比重 不高,难以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持续供应。发展中国家底座很大,且比重均匀,能够保证 人力资本、劳动参与率的持续增长。可以说中国当前“人口红利”优势在逐步缺失。
注: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
图 4 中显示,我国当前人口年龄结构倒是与发达国家相似。虽然在老年人口比重上 中国没有发展中国家高,但在 0-24 岁左右的人口比重上很相近。可以想象,10 年后我 国占年龄比重较大的 50-54 岁的人口开始步入老年,而适龄劳动力的供应还不够充足,中国将很有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从产品需求角度看,老龄化也会导致经济体消费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年轻人是 消费的主力军。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消费主体人口中,90 后、80 后、00 后 数量最为庞大,分别占比 17.3%、15.7%、12.6%。通常意义来说,随着年龄的提高,个人资历使其工资较高,同时财富积累也越来越多,因此相对是比较富裕的群体。因此,老年人总的来说比会比年轻人更富。与此同时, 相关研究发现,随着年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却有所下降。无论是偏好储蓄或者不敢消费,总之,老年人的消费比年轻人更少,一些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退休-消费之谜”。 社科院蔡昉认为在中国“退休-消费之谜”现象尤为突出。我国老年人口过去没有积累, 没有财富,退休以后自然消费减少。另外,当代老年人有被“啃老”的压力,需要跨代 去帮助带孩子、帮助买房等等,不敢消费。
微观层面,相关数据显现我国家庭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统计数据显示,1953 年我国 户均人口为 4.3 人,1965 年后维持在 4.5 人,1973 年达到高峰 4.8 人,1978 年下降为 4.5 人。到 1990 年时,户均人口缩减到 3.96 人,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缩减 到 3.09 人。图 5 显示,自 2002-2019 年间,我国一人户、二人户家庭占比在逐年上升。 2019 年,全国一人户占比达到 18.45%,2 人户占比 29.58%,二者共计占比 48.03%。可 以说我国家庭结构正在由传统大家庭转变为小型家庭。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独生子女 家庭占比越来越高,已经呈现“124”倒三角结构,社会“少子化”趋势显现,家庭赡养压力加重。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https://data.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安置数以亿计的中国老年人口,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过好老年生活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应对方式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政策可以看出, 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到 2014 年的“单独二孩” ,再到 2016 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再到最近规划的“延迟退休” 、放开生育、提前法定婚龄、设置 离婚冷静期等等都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指挥。然而政策并不都是有力的。从图2 数据中可以看出,即使在 2016 年全面放开生育,出生率也并未高出很多,随后今年仍是下降趋势,政策上多少有些乏力。说白了,大家都不生了,不是政策支不支持的问题,更多是房价、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问题。
对于个人而言,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贫富差距大,对未来信心不足,低欲望社会开始萌芽,越来越多在大城市被内卷套牢的年轻人开始羡慕“小镇青年”,佛系生活,心理学上表现为 “个体的自我分化” ,结婚和生育意念低。那么面对养老,自然而言就要回到依靠自身的局面上来,多攒钱少消费,会理财应对通胀,成为了必须面临延迟退休的打工人所学会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