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晶
人间四月,气清景明。
清明节因其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时节。“好风胧月清明夜”抒写的是和谐的气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表达的是思念的情绪,“人生看得几清明”描摹的是旷达的心境。
清明时节,我们礼敬祖先。随着时代的变迁,祭拜形式有所不同,但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共同文化肌理始终如一。
清明时节,我们缅怀先烈。一朵朵鲜花,一句句寄语,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新时代接续奋斗者的庄严承诺。
清明时节,我们亲近自然。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用脚步丈量山川之美,用心感受生命的力量。
红色宣讲、华调吟诵、青团手作……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四月天,清明日,文明与我们同在,文化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