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协举行“创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调研协商情况通报会,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通报北京市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情况。
数据显示,北京市已经打造“全量汇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截至目前汇聚数据超7000亿条,形成2400多条治理规则、标注约13亿多维标签、发布7项标准规范,持续提升数据质量。依托北京市大数据平台累计为各部门、各区共享数据超2.4万亿条、数据服务54亿次,支撑了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与产业发展等140余项市区应用。北京市还通过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面向社会无条件开放1.8万个数据集,深化金融公共数据专区运营,累计为银行、保险、担保等60余家金融机构以及70万家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超过3.7亿次,公共数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
北数所交易规模持续突破,累计交易金额100亿元,上架数据产品超3000个;数据交易生态持续壮大,共引入数据商、国际数据交易联盟成员超1000家,与北京各区及吉林省等京外各地政府合作设立20余个数据要素服务中心,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国22个省市,一体化数据市场服务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北京市还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目前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已经正式上线,汇聚京内外29家算力服务商,算力资源达5万P。北京市还累计发布105项智慧城市场景创新需求,形成政务领域大模型服务平台、“三边三级”智慧养老新模式等19项国内首创场景成果。
2025年北京市将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深入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任务,制定可信数据空间发展方案,探索建设一批企业、行业和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目前北京正在制定试验任务清单,力争通过试验任务开展,推动将北京市实践上升至国家标准规则,提高北京市数据领域话语权。
此外,北京市还将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应用,完善智慧城市创新应用环境。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场景开放创新,聚焦数字技术、数字治理、数字服务3大重点方向,协同区域、领域挖掘发布多批特色场景创新需求。上线发布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仿真实验平台。推动公共数据训练基地的市场化运行,充分发挥政企数据融合及数算融合优势,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市政协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