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学名:Lycoris radiat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以下特征:
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鳞茎近球形,直径在1.5至3.5公分之间。
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秋末,落于夏初。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中间有粉绿色带,长15至30公分,宽0.5至0.7厘米,钝头。
花茎高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
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红色彼岸花最为常见,花瓣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犹如燃烧的火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白色彼岸花的花瓣则呈现出纯白色,显得更加纯洁和清雅。
在东方文化中,彼岸花被赋予了生死、轮回的象征意义。传说它是黄泉路上的花,与冥界有关。
总结:
彼岸花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鲜艳的红色和独特的花叶不相见的特性而著称。它的鳞茎近球形,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子深绿色,花茎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顶生,有花4-6朵,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或白色,边缘皱缩和反卷。彼岸花的花期在夏末秋初,花叶两不相见,象征着生死和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