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公粮”一词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公粮最初是指农民将所种的粮食交给国家,作为农业税的一部分。这种税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田赋制度。农业税是国家向农民征收的一种税,以农业生产土地为根据,以其收益者为纳税人。征收标准参考粮食作物、薯类作物的常年产量,并以亩产粮食的20-30%之间征收公粮。公粮分夏秋两季征收,主要以稻谷为主,其他如黄豆、蚕豆、小麦、山薯干等为辅粮。农民需将粮食晒干扬净,并按规定时间运送到指定地点(粮站)。
在现代语境中,“收公粮”有时也用作调侃,比喻夫妻性生活,意指丈夫需要向妻子上交一定的性生活次数,类似于农民向国有粮库交售公粮。
综上所述,“收公粮”一词既可以指代历史上农民向国家缴纳农业税的制度,也可以用作现代夫妻间调侃性生活的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