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地图各县市(河南省商丘市简介及下辖各区县地图分享)

发布时间:2024-12-02 10:07:19

商丘,简称“商”,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商丘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东西横跨168公里,南北纵贯128公里,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辖6县2区1市,面积10704平方公里,商丘市下辖夏邑县、虞城县、柘城县、宁陵县、睢县、民权县6个县,梁园区、睢阳区2个区,永城市1个省直管县级市,2022年末,商丘市户籍人口1014万人,常住人口782万人。#商丘#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为名都大邑,燧人氏、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等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晋梁国、宋朝、明清等均在此建都。#商丘头条#

商丘市在河南省位置示意图

建城商丘是我国商人、商品和商业的发源地,有史以来就是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的物资集散中心。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更使商丘通衢四方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以下为河南省商丘市以及下辖各区(县、市)地图,欢迎各位有需要的朋友浏览、下载、交流。

如有需要 更清晰地图原文件 的老铁,请在评论区添加评论“51666”或联系本人。

睢阳区、梁园区地图

睢阳区是商丘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商丘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全区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总人口100万人。

睢阳历史悠久,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纪元。颛顼、帝喾、商汤、微子等先后在此建都。这里被誉为“三商之源”,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睢阳文化厚重。境内的商丘古城,历为名都大邑,商都南亳,启封宋国,秦建睢阳,汉筑梁园,宋为陪都,拥有5000年不断代的文明史,是一座建制齐全、沿革连续、文脉相承、底蕴丰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一城阅尽五千年”文旅品牌正擦亮叫响。#睢阳#

梁园区位于商丘市区北部,黄河故道南岸,地处豫鲁两省结合部,是商丘主城区、交通枢纽区、商贸物流中心区。地处北纬 34°25'-34°45'、东经115°20'-115°63',南邻睢阳区,北望山东曹县,东依商丘市示范区与虞城县,西连宁陵县与民权县总面积69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

商丘市梁园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龙山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融合之地,梁园历史上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皇家园林,据《史记》记载:“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由此得名。#梁园#

永城市地图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素有“豫东明珠、绿城水乡”之称。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人口168万人。永城文脉悠长、文化厚重,是千年古邑、汉兴之地。孔子周游列国,经芒砀山避雨晒书,留下千古佳话。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以永城芒砀山为根为源,开创了大汉王朝四百年帝业。西汉梁国自梁孝王刘武始,八代九王在芒砀山辟建地宫,建造墓室,规模宏大。梁孝王王后陵被誉为“天下第一石室王陵”。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2017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永城市#

雎县地图

睢县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商丘市最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12′~34°34′,东经114°50′~115°12′。西距省会郑州市162千米,东至商丘市62千米。东邻宁陵县,南接柘城、太康两县,西毗杞县,北靠民权县,东西宽约33千米,南北长约41千米,总面积926平方公里,人口94万。睢县是文化名城,秦时置县,汉称襄邑,宋升拱州,金元时期改称睢州,民国始称睢县,历史长达2200多年,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称,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春秋宋襄公望母台、唐无忧寺塔、宋圣寿寺塔、明袁家山、清汤斌祠等名胜古迹。#睢县#

民权县地图

民权县位于商丘市西部,地处河南商丘、开封和山东菏泽两省三市交界处,1928年经时任河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冯玉祥批准,取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民权”而置县,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3万。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的葵丘会盟台遗址,见证着民权悠久历史的荣耀辉煌,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千年古刹白云禅寺,闪耀着中原古文化的灿烂光辉;民权是文哲大师庄子,先秦思想家文子,西汉礼学家戴德、戴圣,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宋代兄弟双状元宋庠、宋祁故里,先贤志士、人才辈出。#民权县#

宁陵县地图

宁陵县是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与商丘市交界、西和睢县毗连、南同柘城县为邻、北枕黄河故道与商丘市、民权县相连。宁陵地理坐标:经度:115.31、纬度:34.44。区域面积798平方公里,耕地75万余亩,总人口73万。宁陵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远古时代为葛地,夏、商、周时期为葛国,秦时谓宁陵城,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始置宁陵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宁陵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信陵君的封地和曹操起兵之地,也是三国名将典韦、宋代经学家程迥、明代思想家吕坤、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斯忠的故乡。宁陵还是葛、葛伯、诸葛、沙、信5个姓氏的发源祖籍地。境内有元代清真寺、吕坤墓园、葛天氏陵、明清黄河故道等众多文物遗迹。#宁陵#

夏邑县地图

夏邑县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人,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西瓜之乡、中国蛋鸭之乡、中国棉纺织名城。夏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夏邑是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少康中兴根据地,是龙山文化、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上古时期,栗陆在此建都,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北魏时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之意,改称“夏邑”,相沿至今。夏邑是孔子祖籍地、彭雪枫将军殉国地,孔祖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夏邑#

虞城县地图

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故道南岸,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东与夏邑县接壤,西和商丘新区相邻,南与安徽省亳州市毗连,北同山东省单县隔故黄河相望,东北与安徽省砀山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4°00′~34°37′,东经115°40′~116°12′,面积1543.57平方公里,总人口127万。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秦设虞县,隋置虞城县。自古“重创新、尚忠孝”,是造字鼻祖仓颉,造酒鼻祖杜康,烹饪鼻祖、汤药鼻祖和教育始祖伊尹等五祖文化发端起源地。木兰故里,木兰是替父从军、至忠至孝、大勇大义的平民女英雄,载入史册,光昭后人。

柘城县地图

柘城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惠济河中下游。柘城因古时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而得名,以盛产柘丝而闻名“两汉”,史有“柘丝为最”之美誉。柘城介于东经115°06'~115°32',北纬34°00'~34°15'之间,东西横跨29公里,南北纵贯27公里,辖区面积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0.63%。北与宁陵县、睢县相连,南与鹿邑县接壤,西与太康县相邻。辖区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万亩,总人口104.9万人。

春秋宋楚泓水之战、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雄踞全国县级古城之首的版筑古城墙,荣列“国宝”级的李庄遗址、孟庄遗址、邵园汉墓,浓缩中州商贸历史沧桑的胡襄山陕会馆,苍劲葱郁的古柘桑、皂角树,名传古今的“七台八景”,特色浓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工金麦草画、李秀山泥塑、大仵民间舞蹈、豫东琴书,讲述着柘城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