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色泽变化:水体受污染后会出现颜色变化,如印染废水可使水色变红,炼油废水可使水色黑褐等。
浊度变化: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增加,导致水变得浑浊,降低透明度,影响感官和水生生物的生活。
泡状物:污染物排入水中产生泡沫,如洗涤剂等,泡沫不仅影响观感,还可能在其中栖存细菌。
臭味:有机质在厌氧状态下腐败发臭,产生明显的阴沟臭,影响水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的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造成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水中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时,需消耗大量溶解在水中的氧,导致水体中氧气供应不足,有机物无法正常氧化分解,散发出恶臭,污染环境并毒害水生生物。
酸、碱和无机盐类对水体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会改变水的pH值,破坏其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阻碍水体自净作用,同时还会增大水中无机盐类的含量和水的硬度,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
重金属(如汞、铅、铬等)进入水体后,在高浓度时会杀死水中生物,在低浓度时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最终影响人体健康。重金属污染还会导致农作物受到污染,使农产品有毒性。
沿海及河口石油的开发、油轮运输、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等造成水体的油污染。油污染会导致水体表面形成油膜,影响水体的使用价值,并可能危害水生生物。
水体中的放射性物质增加,这些物质通过接触或饮用进入人体,可能引发肿瘤等多种疾病。
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医院及屠宰、制革、生物药品、食品工业的废水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可能引起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肝炎病毒等。
由于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含磷、氮等污水污染造成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中有机物增加、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导致赤潮和水华等现象。
综上所述,水体污染的现象多种多样,涉及感官、有机、无机、重金属、油类、放射性及生物性等多个方面。这些污染现象不仅影响水体的使用价值,破坏生态环境,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