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大数据赋能  筑牢乡镇防返贫坚固防线

发布时间:2025-04-10 08:35:00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刁晓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防止返贫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加精准、高效地开展防返贫工作,我们依托“基层综合业务和数据应用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对城乡低保救助、城乡特困救助、低收入人群监测线索进行详细排查,为乡镇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返贫防线。

平台优势:精准识别与全面监测

“基层综合业务和数据应用平台”犹如一张精密的大网,能够广泛收集和整合各类信息。通过与多部门的数据对接,包括民政、医保等,平台汇聚了臧家庄镇辖区112个村居(社区),44000余条人口信息。数据涵盖了居民的收入、家庭基本情况、医疗支出等多个方面,为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和监测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依据。

利用平台内“城乡低保救助”“城乡特困救助”“低收入人群监测”等模块,可以快速筛选出符合救助条件的人群,减少了人工排查可能出现的遗漏和误差。同时,对于低收入人群,能够及时监测其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返贫风险。以往需要通过包村干部摸排、村干部入户等多个环节的审核和确认,现在通过平台的智能筛选和分析,直接精准定位到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人群,进而有针对性的排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报表的繁杂。

排查工作:细致入微与动态更新

基于平台提供的强大功能,我们的排查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人员首先根据平台反馈的线索,对城乡低保救助和城乡特困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梳理,仔细核对每一条线索信息,包括涉及人员的家庭人口、收入来源、财产状况等,确保救助对象的认定准确无误。对于已经享受救助的家庭,也会定期进行复查,及时掌握其家庭情况的变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在低收入人群监测方面,排查工作更加注重动态性和前瞻性。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数据对低收入人群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收入水平、家庭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监测方案。定期对这些人群进行走访和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情况和实际需求。同时,鼓励低收入人群主动反馈自身情况的变化,形成双向互动的监测机制,大大减少了摸排工作量。以前需要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详细调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平台提供了精准线索,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核实和了解,极大地减少了任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数据赋能:提升效率与优化决策

大数据在防返贫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排查工作的效率,还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传统的人工排查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借助“基层综合业务和数据应用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平台生成的数据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了直观、准确的参考。以前需要手动填写大量的表格和文件,容易出现错误和重复劳动,现在在平台可以直接下载模板,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上传和系统数据比对,就能返回差异化信息,再进一步核实情况,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筑牢防线:协同合作与社会参与

筑牢乡镇防返贫坚固防线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基层综合业务和数据应用平台”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通过平台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形成了工作合力。在排查和救助过程中,各部门能够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

此外,我们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返贫工作,吸引社会组织、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救助和帮扶中来。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丰富了防返贫工作的资源和手段,也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防返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责编: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