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拔了个牙,没想到口腔里的细菌竟顺着血流“跑”入脑?广东梅州一位七旬老太太因此两次昏迷,一度危及生命。医生提醒,对于拔牙后伤口愈合慢,又突发高热、头痛或意识障碍者,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七旬老太两度突发昏迷
2月12日元宵节当天,一家人正吃着晚饭,张老太(化名)毫无预兆地昏倒在饭桌上。张老太的儿子刘刚(化名)回忆,当地卫生站的医疗人员赶来后,测量母亲的血压已飙升至170/110mmHg。“她一直都有高血压,所以我们也就没多想,以为是血压上来了。”服用降压药后,张老太很快恢复正常。
2小时后,张老太在洗澡时,再次被发现昏倒在地,脑袋右侧和右脸颊均有摔伤,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医生怀疑张老太是脑囊肿或脑肿瘤,收治入院。谁知住院大约一周时,张老太又突发高烧,最高体温达40℃,呈昏睡状态。为寻求进一步诊疗,2月下旬,张老太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广东三九脑医院。
该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接诊后,发现患者右侧颞叶占位性病变,结合病史症状,匡祖颖排除脑囊肿和脑肿瘤的可能性,考虑是脑脓肿,而且脓肿已经破溃进入脑室,引起细菌感染。
口腔伤口经久不愈要当心
完善相关检查后,匡祖颖在患者的脑脊液里发现了具核梭杆菌。“这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潜伏于口腔。考虑是口腔细菌感染引起脑脓肿。”匡祖颖表示。
患者脑脊液检验报告
刘刚回忆,早在2023年末,张老太就开始觉得右上颌的大牙隐隐作痛。去年6月,张老太去医院检查,发现牙根已经破裂和发炎。“一颗牙齿一拔出来就变成两半了。”刘刚说。
“除高血压外,张老太还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差,所以很有可能是拔牙后伤口愈合慢,导致了脑脓肿的发生。”匡祖颖推测,患者颅内脓肿可能“养”了半年,但患者年纪较大,大脑萎缩,为脑脓肿“腾”了位置,所以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这次是因为脓肿破溃,导致细菌感染,进而出现突发意识障碍、高热等症状。
匡祖颖(左一)在查房
该院院长、神经内科专家王展航解释,脑脓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性病原体侵蚀破坏脑组织,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和组织坏死,继而形成脓腔。常常表现为高热、头痛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昏迷、脑疝等,危及生命。幸运的是,经过对症治疗后,张老太的病情好转,已经顺利出院。
王展航提醒,口腔是一个有菌环境,再加上牙周及面部有丰富的血液循环与颅内相连,对于口腔有伤口久不愈的人群,口腔里的细菌很可能经口腔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造成脑脓肿。若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头痛,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文 | 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张小美图 | 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