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电力赋能智慧农业 助力黄芪产业发展升级

发布时间:2025-04-21 14:42:00

阳光讯(刘芳芳 记者 高小雨)4月18日,在榆林市子洲县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的黄芪智慧育苗大棚内,一株株黄芪幼苗整齐排列,翠绿的叶片在恒温恒湿环境中茁壮成长。位于大棚上方的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等22项关键指标。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黄芪育苗大棚检查用电设施

“传统露天育苗完全‘靠天吃饭’,成活率只有60%左右。”产业园技术负责人杨世宏向前来巡检的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员工刘晓东介绍道,“现在我们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控制灌溉、施肥等作业,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育苗成活率更是提升到了90%,生长周期缩短至4个月。”。

与此同时,在子洲县马蹄沟镇的中药产业园内,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工黄芪,清洗、切片、烘干、包装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一旁的配电室,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开展用电设备巡检服务。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检查中药产业园用电设施

“我们园区年加工黄芪能力超过5000吨,供电公司帮我们优化了配电方案,还提供 24 小时供电服务,让我们生产用电没有后顾之忧。” 中药产业园 安环部部长李明远说道。

据了解,黄芪是子洲县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为推动产业升级,当地先后建成智慧育苗大棚和现代化加工园区。国网榆林供电公司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了供电服务方案,累计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4.6千米,新增变压器12台(总容量4150千伏安),为智慧农业设备、环境监测系统、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提供了可靠电力支撑。

为确保供电质量,该公司还创新服务举措,为黄芪产业配备专属客户经理;通过“用电监测”平台,实时掌握企业用电负荷;组建应急抢修专班,确保及时响应,全力服务地方特产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