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故事|“号外”的特别记忆

发布时间:2025-04-25 22:38:00

号外,是一种特殊信息产品,是在正常的出版时间之外紧急刊印,让读者知道最新且最重要的消息“小纸”。它具有新闻性、史料性和资料性的价值,一直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者,在满足人们对特殊信息需求的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1949年9月22日《北平邮刊》号外

号外如简史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张中文号外诞生的时间,一直存有争议,常见的有两个时间点:一说是1884年8月6日的《申报》号外,刊登该报驻福州记者专电:“驻榕法舰尚无动静。”另有一说则是《循环日报》初期就发行号外,1874年5月4日的《上海法界华民滋事》,虽不叫号外,但“特印小纸,以便先得览观”。1884年8月27日出版的上海《申报》号外,记载的是1884年8月23日,侵入福建沿海的法国舰队,突然袭击我福州马尾港兵舰,我舰有7艘被击沉。

报纸的号外,是“定期出版的报刊”,在前一期已出版,后一期尚未出版的一段时间内,对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特殊事件,为迅速及时地向读者报道而临时编印的报刊。正常出版印行的报纸,在报纸上印有编号。但在当天的报纸已经出版发售,恰好又遇到重大新闻,迅疾的消息需要快速广传,如第二天登报,新闻已成旧新,所以就要临时增发一张报纸,来告知大众。因新增发的报纸,不在报社(报纸)编号内,故而称之为“号外”。

1949年6月20日《长春新报》号外

报纸号外通常具有三个显著要素:一是在报头有“号外”字样,通常是在两期报纸之间临时编发;二是无编号,无定价,多为单张,免费赠阅,很少有刊登广告的市场行为;三是登载内容须是重大新闻或特殊事件。由于是临时出版,号外在内容编排、尺寸大小、印制形状、包装等方面均可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更能体现报纸的艺术美感和全新创意,体现出该报社的实力和审美趣味。

号外如简史。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的第二天,上海即出版“战事号外”,专门报道武昌起义的消息。10月15日创刊的《大汉报》更创下纪录,成为当天印发量最多的报纸——以“安军心”“丧敌胆”为题,半天内连发六期号外。

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者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当时,在瑞金有34种中央级报刊,如《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红军报》《革命与战争》《政治工作》等。但因这些报纸常有“时效拖延”的问题,所以在这次大会的第4天,也就是11月10日油印了一张《日刊》,这张由“大会秘书处日报股”编辑的《日刊》,刊发了项英的“全苏大会的开幕词”“主席团第一次会讯”“致苏联共和国电”“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满洲通电”“快邮代电”等新闻。《日刊》还有“游艺场消息”栏目,刊登的是一则科普知识“今天的化学幻术”。这期《日刊》最特别的是,在其正文外围四周都刊有粗体字的标语口号,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中国工农兵解放万岁!”等。不仅如此,在《日刊》中缝,还刊发了《共产党十大政纲》。这张现珍藏并悬挂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蜡像馆展墙上的《一苏大会日刊》,被称为共和国最早的“号外”。

1949年8月14日《新民报》号外

1933年1月6日,日军侵占东北,《大公报》即时推出号外;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大公报》再次推出号外,及时报道此事。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爱国将领冯玉祥等组织考察抗日同盟军,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由此诞生并流传许多抗日救国军歌,鼓舞人们进行英勇战斗。1937年10月6日《抵抗》号外,特发长歌《察哈尔抗战时的军歌》。1939年2月11日《全民抗战》印行号外:毛泽东谈抗战前途,最后胜利属中国。7月21日《全民抗战》号外: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会成立。8月8日《渤海日报》号外:八路军捷报频传!

时间前行至20世纪4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这一期间的号外,都是喜讯连连,以迅疾简洁的语句,告诉人们天下大事。1941年10月14日《大众报》号外:八路军炮声震山谷,攻克王快洪子店。《抗战日报》12月9日号外:我(中国政府)对日德意宣战,美宣布对日宣战;12月10日号外:中共中央关于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1945年8月8日《教育阵地》号外:毛主席为苏联对日宣战的声明。8月10日《新华日报》号外:接受波茨坦宣言,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4日《胶东日报》号外:日本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取得的最彻底胜利。

1949年9月28日《国讯》号外

解放战争开始时,凡遇重大事件或重要新闻,许多报社都及时出版报纸号外。1946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廖承志发表声明。声明指出:蒋介石11月8日发表的声明,违背政协决议与全国民意召开所谓“国大”,目的是为长期独裁,打内战。10日《群众日报》即时发行号外:蒋介石声明是分裂的步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坚定坚决地打退了国民军队的疯狂进攻,取得重大胜利,保卫了解放区。1947年1月7日出版的《鲁中日报》印行号外:我歼蒋军三个半旅。10月1日《新洛阳报》号外:六天歼敌精锐七千,严重打击蒋匪,造成其尽歼基础。10月21日《大众日报》号外:西北解放军攻克晋陕边要地宜川。

解放战争中,在人民解放军解放30个省会城市和许多大中城市时,以及在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各报社都“疾”时强力推出号外。这些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出版印行的报纸和号外,被收藏界称为“红色报纸”或“红色号外”。

1949年9月21日《陕南日报》号外

1947年11月12日,我晋察冀解放大军劲旅一部,攻克华北重要战略要地石家庄。《晋察冀日报》号外:我军解放石家庄。东北人民解放军取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胜利后果,开始转入反攻阶段。2月7日《东北日报》出版号外:东北我军四战告捷,歼敌一师收复辽阳。2月13日《实话报》号外:东北我军打下四平,消灭敌人一万六。2月27日《群众日报》号外:人民解放军攻克要港营口。

1948年4月24日《晋察冀日报》号外:解放军越过西兰公路,连下灵台、扶风等四城。28日《江海导报》号外:西北大军攻城歼敌势如破竹,连克战略重镇宝鸡、洛川。5月19日《冀南日报》号外:晋南敌据点全部扫清,华北野战第一兵团拿下临汾。8月3日《临汾人民报》号外:香港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致电毛主席,拥护中共五一时局主张。11月3日《东北日报》号外:沈阳解放,东北解放。11月13日《大连日报》号外:解放军坚迫徐州,连下城镇三十余座。12月25日《太岳新华日报》号外:我军攻克纺家口。

1949年1月15日下午天津解放之后,晚上10时《石家庄日报》即迅速印发号外:天津解放。

(作者朱彦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闫树军系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作者:朱彦 闫树军

文字编辑:付裕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