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产品规模再创新高,你了解它的分类吗?

发布时间:2025-04-20 08:56:00

资本市场日前迎来新里程碑:全市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ETF产品规模的持续增长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新趋势。

规模突破4万亿关口

自去年9月底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到如今站上4万亿元关口,这一跨越仅耗时约6个月,也标志着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

从2004年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破冰,到如今科创板ETF、中证A500ETF等创新产品百花齐放,中国ETF市场在政策红利、资金配置与生态优化的共振下,正以“飞轮效应”加速驶入黄金时代。

在业界看来,中国ETF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多项核心因素:一方面,监管部门持续的政策支持为ETF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显著增强了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和个人投资者专业水平提高,市场对ETF产品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另外,ETF产品规模的持续增长背后,也是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新趋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首先,ETF产品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向更加成熟、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其次,ETF以其便捷的交易特性,有效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参与门槛,显著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对平抑市场波动、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不过,也有业内观点指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ETF业务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例如,部分热门赛道和主题出现了大量相似的ETF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弱。另外,部分投资者对ETF的风险特征、投资策略和套利机制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在市场波动中做出非理性决策,投资者对ETF的认知和理解仍需进一步提升等等。

“选择困难”摆在眼前

随着ETF迈向“千基时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困难”已经摆在眼前,如何厘清分类成为当务之急。易方达基金就结合本土实践与国际标准,将股票指数ETF进行系统梳理,分为规模指数(宽基)、风格因子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四大类。

“首先是规模指数(宽基)这一类,目前境内外对宽基指数的定义有差异,可能导致投资者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筛选比较,也难以辨别指数的真实特征。”易方达基金将泛称的宽基指数重新梳理,按照市场和市值两个维度,更客观地展示规模指数(宽基)的实际特征。例如,中证A500是A股大盘指数、科创板50是科创板大盘指数。由此,投资者可以清晰了解产品的特征差异,从而更好地匹配自己的投资需求。

其次,对于风格因子这类近年发展较快的产品,可能有的投资者还比较陌生。风格一般指成长、价值;因子则包括动量、市值、质量、红利和低波等,学术研究认为这些因子能在长期改善收益或控制风险。易方达基金结合市场认知度和产品发展情况,将风格因子梳理为成长、价值、红利和其他四大类,便于投资者快速了解产品特点,结合自身需求匹配产品。其中,成长和价值进一步叠加了大中小盘维度进行划分,例如,沪深300成长是大盘成长,中证1000价值是小盘价值,两者风险收益特征完全不同,适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而对于行业和主题ETF,目前境内外存在GICS、中证、申万等较多行业分类体系,想快速了解有哪些行业分类的投资者可能不知道要看哪个体系;而且行业和主题指数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晰,投资者也很难进行检索和对比。

易方达基金方面指出,投资者需要厘清什么是行业指数、什么是主题指数:前者以行业分类为基础、反映某一特定行业内股票表现,后者则围绕某一长期趋势、主题或概念,通常跨多个行业。同时,在整合境内外常用行业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八大行业分类,并基于我国产业优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形成六大主题类别,涵盖市场上全部行业和主题指数产品,投资者可以更清晰、便捷地对各类行业或主题ETF进行检索、比较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