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飞集团5G+中央调度指挥管理平台。
采访团参观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线。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山西同样不乏这样的创新力量。4月7日起,由山西省投资促进局主办,为期5天的“走近新晋商探寻向‘新’力”网络媒体山西行活动在太原启动。山西晚报记者与其他20余家来自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媒体及部分商业媒体的代表一起,深入太原、临汾、吕梁、大同四市,走进多家优质民营企业及产业园区,触摸山西发展脉动,感受山西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向“新”活力。
1 信创行业领军企业 见证山西营商环境
以传统能源产业为主的山西,如今正在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山西不是不可能做高科技企业。”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百信公司”)董事长王宪朝一语中的。
成立于2014年5月的百信公司,是太原本土孕育的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如今,它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基础安全IT产品提供商,不仅是华为“鲲鹏+昇腾”双引擎战略生态合作伙伴,更是国家信创生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值得一提的是,百信公司现已全面具备信创资质,手握百余项知识产权证书。基于鲲鹏、飞腾等国产芯片,公司自主研发出“太行”“恒山”系列服务器及PC产品,成功跻身金融行业ARM服务器技术突破供应商行列。2025年春节期间,百信公司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团队顺利完成DeepSeek大模型一系列版本的模型适配与性能优化工作,这一成果令人瞩目。王宪朝介绍,这背后离不开公司前期在国产人工智能算力设备与AI模型适配领域的深厚沉淀。“此次适配面临多重挑战,最终让模型在国产服务器上实现推理效率提升40%,延迟降低25%。”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百信公司将持续加大在信创整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211”创新人才计划,未来10年投入超亿元培养技术团队,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将以整机为牵引,联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强链补链”效应,构建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大模型应用的全栈国产化生态;计划在数字政府、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化AI应用;将依托昇腾服务器低能耗特性,优化AI算力能效比,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百信是从山西成长起来的,也能验证山西的营商环境。”在王宪朝看来,作为山西本土培育的科技企业,百信公司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其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跨越的重要因素。王宪朝表示,十年间,百信公司以技术自主为核,政策支持为翼,从区域企业成长为全国性品牌。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国家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百信公司也将以技术突破与生态共建,持续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晋企崛起”的新篇章。
2 北交所“第一高价股”从山西走向世界
4月9日,由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球首个“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也成为继“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后,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三个采用生物新型材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三类植入医疗器械。
就在4月8日,记者刚刚走进锦波生物,从其实验室到生产线,感受山西生物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脉动。在公司正在建设的5万平方米的功能蛋白创新研究中心与百亩合成生物产业园内,一切井然有序。锦波生物副总经理陆晨阳介绍,年产值十五亿的生产车间,仅需20个工作人员。
据介绍,锦波生物的主营产品为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原材料的各类终端医疗器械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作为国内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锦波生物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三年营收翻三倍跨越式增长。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研发的注射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4月12日,锦波生物以348.86元/股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市值超过300亿元,无愧于其北交所股价最高、市值最高的“第一股”称号。锦波生物2月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85.40%,实现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44.65%。
“选择山西既是情怀也是战略。”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坦言,山西的供应链成本相比于北上广等地更高,但山西并不缺乏原始创新的基因,目前,山西正经历着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等的发展,这为锦波生物和“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我们只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做别人没有做出来的事情,这样,即便成本高也可以覆盖。”杨霞表示,公司今年将强化品牌塑造,“技术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要走出去。”
太原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副局长高扬介绍,目前,太原市已初步形成以锦波生物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为特色,以太原药业、立业制药等化学药企业以及和仁堂、仁源堂等中医药企业为支撑,以山西省功能蛋白技术中心、功能蛋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保障的产业格局。
3 氢能龙头企业领航 吕梁新能源产业崛起
氢能产业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建成全省最多的30座智能化煤矿,焦化产业在全省率先进入大型现代化焦炉时代……在当下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吕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产业政策,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而作为山西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位于吕梁孝义的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鹏飞集团”)在推动吕梁市新能源产业崛起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氢能重卡满载货物由孝义驶向数百公里外的天津港,氢能大巴、氢能共享单车在市区往来穿梭,城市加氢综合能源岛现代而极富科技感——这仅是鹏飞集团氢能生态圈的冰山一角。作为由传统能源起家的企业,鹏飞集团紧跟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在氢能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如今,随着焦炉尾气制高纯氢、首套水电解制绿氢等项目相继投产,孝义市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相继投用,氢能共享单车首次投放500辆,前期投入使用的氢能重卡、氢能大巴、氢能中巴等总行驶里程超3500万公里,全国唯一纯商业化运营的“气—站—运—车”全产业链示范场景构建完成,氢能重卡及氢能工程机械即将在孝义投入量产……鹏飞集团的氢能产业已经全面开花。
“发展氢能产业,山西具有特殊优势——焦炭生产的副产品焦炉煤气能更便捷地提取氢气。”鹏飞集团副总裁吕晓芳表示,氢能产业作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前景可期,氢能的使用,既解决了焦化产业的污染问题,又为能源利用提供了新方向,作为山西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鹏飞集团将氢能融入能源转型升级的战略全局,实现从黑焦炭到绿氢能的高效转化。
下一步,鹏飞集团计划以吕梁孝义为核心,构建覆盖晋、冀、京、津、蒙、陕、甘、宁、疆的氢能应用场景,布局多产业耦合一体化项目,描绘出贯通万里氢能走廊、推广百万辆氢能重卡、建设百万吨氢能源供给基地、布局千座综合能源岛、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在鹏飞集团的带动下,包括美锦集团、泽丰达等落地吕梁的企业,在氢能产业链上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4 知名企业落地山西 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在山西,不仅仅是本土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在走出去,也有更多知名企业被“引进来”,通过在山西落地生根,也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位于临汾经济开发区甘亭工业园区的临汾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大陆希望集团牵手临汾、落地投产的一家大型太阳能一体化研发生产企业,拥有着国内技术领先的光伏组件生产线,其打造的临汾市首个“黑灯工厂”,更是科技与创新的结晶。据悉,总投资25亿元的世界级新一代太阳能产业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光伏组件年产能可达5GW,年产值预计达60亿元。“光伏幕墙每日发电量约600kwh,完全可以满足办公楼的日常用电需求。”临汾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鑫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光伏组件既能满足传统地面电站、屋顶分布式电站,也能满足轻钢屋顶、光伏车棚、光伏物流运输应用等多样化新兴市场需求。
如今,从晶旭到浪潮、从拓深到紫光……一批批相继落户临汾的知名科技企业,正引领着当地传统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临汾已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连续两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临汾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党组书记、局长崔玲玲表示。
而在大同,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这个传统能源之都转身为“算力之城”的核心引擎。在这里,起源于山西大同,串联张家口与北京;规划IT容量超500MW,可承载服务器超100万台;拥有超高密机柜25000个的超大规模单体数据中心园区正在崛起。走进基地,九期占地总共4万至5万余平方米的机房整齐排列。“目前,基地1-9期已投产运营,年度运行PUE值(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低于1.2,是全国能效水平最优的数据中心之一。”秦淮数据灵丘基地运维经理段宏伟介绍,基地所处的灵丘县气候寒凉,全年平均气温14℃以下天数超200天,可有效降低节能成本。
自2018年首次引进秦淮数据项目开始,大同市先后引入中联、京东、字节跳动等数字企业,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强力推进秦云零碳数基超级能源综合体建设以及数据呼叫、标注、清洗等数字服务业发展,不断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算力之城建设。“截至目前,大同数据中心累计投运服务器68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度,营收完成46.7亿元。产业下游数据服务业已带动2.16万人次就近就地就业。”大同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四级调研员冯海亮介绍,未来,大同将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绿电算力园区建设,将能源和电力优势转化为数据和算力优势,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全产业链为基础、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相结合的产业布局。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