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03 19:33:00

肾脏,作为人体的 “清洁大师”,承担着过滤血液、排泄废物、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等重要职责,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其默默工作,很多人往往在肾脏出现问题时才后知后觉。所以,关注肾脏健康,早做检查,才能更好地守护身体健康。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上线大医生:张小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肾内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话题:你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肾脏为何如此重要

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每天能过滤约 180 升血液,将其中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同时,它还参与调节血压,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以及活化维生素 D 维持骨骼健康。一旦肾脏功能受损,毒素和废物就会在体内堆积,引发水肿、高血压、贫血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这些行为正悄悄伤肾

过度用药:许多人在感冒、疼痛时随意服用药物,像一些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若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造成药物性肾损伤。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肾脏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肾脏血流灌注。

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盐分,会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肾脏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肾小球会受损,逐渐影响肾功能。

长期憋尿: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潴留,易滋生细菌,细菌逆行感染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等疾病,损害肾脏组织。

熬夜:长期熬夜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肾脏也无法得到充分休息,久而久之,肾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自查肾脏健康的小方法

观察尿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清澈透明。若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如变红(可能是血尿)、变深褐色,或者尿液中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散(可能是蛋白尿),需警惕肾脏问题。

留意水肿:肾脏功能受损时,水分代谢出现障碍,常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下肢水肿,按压后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如果水肿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

关注血压:肾脏疾病常与高血压相互影响。定期测量血压,若血压持续高于 140/90mmHg,且排除其他原因,需排查肾脏疾病。

肾脏检查项目

尿常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糖等指标,初步判断肾脏是否有炎症、感染、肾小球损伤等问题。若尿常规中出现蛋白阳性、潜血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病变。

肾功能检查:主要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血肌酐升高常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素氮受饮食、肾脏排泄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升高时也需进一步排查肾脏疾病;尿酸过高不仅会引发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

肾脏超声:能直观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判断是否有肾结石、肾囊肿、肾积水等器质性病变。对于发现肾脏的结构性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与生活习惯对肾脏的影响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维持肾脏正常代谢。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但要避免过量,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可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风险,间接保护肾脏。

适量饮水:每天保证 1500 - 2000 毫升的饮水量,充足的水分能促进尿液生成,帮助肾脏及时排出废物,预防结石和感染。但也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适度运动: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对肾脏健康有益。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肾脏疾病的关键措施

定期体检: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肾脏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

控制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延缓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滥用药物:在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肾脏有潜在损害的药物,更要谨慎使用。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进而影响肾脏健康。学会通过适当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肾脏健康也至关重要。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来源: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