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 产学研融合助力健康睡眠

发布时间:2025-04-09 10:35:00

近日,由安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安农大”)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睡眠研究会共同制定的行业团体标准《床垫缓压性能分级标准与测评规范》在广州发布,填补了国内床垫缓压性能评价标准的空白。

这是安农大聚焦大健康、生物基新材料与智能家居领域,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农大瞄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探索了一条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创新道路。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睡眠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安农大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对居民睡眠健康的研究已持续多年。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床垫的质量和舒适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睡眠质量。

传统记忆海绵存在不够环保、易撕裂、闷热等问题,而丝瓜络具有优异的吸湿散湿性能,具备抗菌助眠特性,非常适合作为床垫、枕头等寝具的填充材料。安农大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技术攻关,于2013年启动了“丝瓜络高附加值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经过多年研究探索,成功研发出生物质丝瓜籽油泡沫海绵材料。该材料不仅能够替代40%的石化原料,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还极具耐用性,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建设人体工程学数据库是床垫行业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安农大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团队负责人、安农大教授陈玉霞说。为此,从2007年起,安农大科研团队500余名师生共采集了涵盖脊柱健康参数、压力分布、微环境调节等多个维度的百万级数据,匹配了1000余款床垫样本,形成了“精准化—定制化”双模式设计体系。

陈玉霞介绍,正是基于海量数据优势,该中心联合深圳家居协会等单位,先后于2019年、2023年分别制定了《床垫贴合度定量与评价方法》行业团体标准以及《床垫硬度等级分布测试与评价方法》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凝聚了该中心科研人员多年来对健康睡眠的持续研究和不懈探索。

此外,安农大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还自主研发了“床垫人体工程学综合测试仪”,实现了对床垫支撑性、贴合度等关键指标的精准量化检测。

创新技术吸引了行业龙头企业的青睐。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动与安农大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合作,将该中心的数字仿真技术成果应用到智能床产品中,实现了人体曲线与床垫的精度匹配。“相关产品已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2024年巴黎奥运会,并获得了国际认可。”陈玉霞说。

安农大党委书记张庆亮表示:“安农大将继续支持科研团队围绕大健康产业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增添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