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报道引发高度重视,广州相关口袋公园焕新

发布时间:2025-04-24 23:27:00

4月22日,南都报道广州部分口袋公园存在环境脏乱、绿化不足、设施失修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报道刊发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高度重视,于4月23日对报道中记者暗访的十余个存在管养问题的口袋公园进行整改。不到24小时,多个口袋公园基本整改完毕。4月24日,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相关工作人员已对这些口袋公园进行了全方位清洁,袒露地已补种上植被,需要改造升级的硬件设施被围蔽起来,而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居民晾晒衣物等现象也不见踪影。

“南都报道推出后,全市面已铺开口袋公园自查,下一步指导各区完善。”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针对口袋公园管养主体不一,市民求助无门的问题,林业部门将进一步明确口袋公园的管养责任单位,在口袋公园设置公示牌,方便市民及时找到反馈渠道。

清理垃圾

口袋公园干净了

4月24日,南都记者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位于荔湾区的康王邻里公园,有环卫工人正在打扫卫生,原本散落在公园内的垃圾已经被清扫完毕。下午两点,已经有市民三三两两坐在露天座椅上休息,不时还有其他市民进来公园内。早前停在公园内的电动自行车也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凉亭矮竹背后的垃圾堆放区域,也被清理干净。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园林绿化科科长王腾飞介绍,该公园位置原本是危房,后响应附近居民对公园的需求改造而成。报道推出后,荔湾区高度重视,联动区内多个部门,积极响应进行整改工作,“居民也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我们也一一采纳。”

他表示,垃圾堆放区域并非公园区域,接下来将对其进行围蔽,并进行升级改造,避免再次出现卫生死角。而针对公园内出现的电动车,他表示,大部分是外卖骑手临时休息停放,接下来将加强劝导,并明晰指引,让电动自行车停放在专属区域。

而黄埔区云埔街道隧南路口袋公园同样也进行了整改,云埔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日前已组织力量对公园进行全方位清洁。草坪、石板路以及长椅两侧的生活垃圾已全部清理干净,垃圾桶内积存垃圾也已清倒。为落实长效保洁工作,后续将交由专业团队负责公园的环卫保洁工作。在招标过渡期间,街道将组织志愿者开展定期清理活动,确保公园环境整洁。

草坪复绿

植被在恢复生机

随后,记者又来到荔湾区崇文三路口袋公园,这里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试点之一,园内种植着各种生态野趣的观赏草,并设置有植物科普牌。

针对园内有部分草坪寸草不生的区域,目前已经重新铺设了草皮。同样草坪受损严重的儿童玩乐区,周边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上面的告示显示“设施升级改造,临时围蔽”。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称,公园周边有学校,公园是学生们的休闲地,“很多家长接了学生后,就会来这里玩一会再回家,有些人为了方便,就从草地经过。”人流量大加上学生喜欢在此处玩耍,导致公园内草坪来不及铺设,“有时候今天铺上去,明天就没有了。”

对此,王腾飞介绍,下一步将转换设计思路,调整绿化配置,将学生玩乐区域的草坪更换为永久性的软性铺装,不仅解决地面裸露问题,同时还减少学生摔伤的可能性。此次围蔽就是为了将草坪更换为软性铺装。而针对贪图方便,踩踏草坪的情况,相关部门将会进行调研,若是明确该条路径是市民所必需的,则会考虑设置汀步,方便市民行走,也保护植被。

现在,公园袒露地已被重新铺设草皮。

云埔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隧南路口袋公园内的植被目前处于养生期,为尽快改善植被状况,已督促施工单位立即开展补种工作。为确保植被后期养护质量,后续将交由专业的养护单位进行长期养护,为植被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开放厕所

逐步完善公园硬件设施

在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原本紧闭的公共厕所已经开放。除第三卫生间配套的栏杆、斜坡等尚未建好未能开放外,男女卫生间已能正常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厕以浅棕色为主色调,内部正中间有一株绿植,整体外观与周边公园景观相融合。洗手池镜子上方有一块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厕位占用情况,以及环境数据、客流数据。

“厕所建设时长约三个月,此前没开放是因为部分设施没有完全建好,主要是第三卫生间的设施没有完善。”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设施管理科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加快完善第三卫生间配套设施的建设,五一假期期间全部开放。

除第三卫生间外,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的公共厕所已开放。

放学时间,记者在石牌小学附近的平安主题公园看到,周边的人流极大。虽然公园的面积并不大,但有附近市民带着家里小朋友在公园内散步,刚放学的学生们聚在一起打羽毛球、玩耍。针对市民反馈的没有隔离设施,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公园面积狭小,周边的马路并非市政路,机动车不允许通行,加上涉及权属问题,设立护栏的可能性不太大。“旁边的路上我们设置了减速带,就是为了让电动自行车减速,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石牌小学附近的平安主题公园内设置有禁停告示牌。

对于隧南路口袋公园路灯不开的问题,云埔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称,已积极协调落实接电工作,尽快恢复路灯正常使用。针对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街道将在落实资金问题后,用于加强公园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园的硬件设施,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

回应:

公示责任单位

让每一块责任田都有责任人

2024年,广州市新增53个口袋公园,截至当年末,全市已累计建成400余个口袋公园,位居全国大中型城市前列,提升了绿化品质,也改善了城市环境。

“三分建七分养,随着口袋公园数量不断增加,其养护压力也不断增长。如何管好它、用好它,始终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园管理处处长马燕说。

记者此前暗访发现,十余个口袋公园中,几乎未见园内有明显告示牌或通知栏,能够告知公园的管理单位或责任人。当市民在口袋公园遇到环境卫生等问题时,无法迅速找到反馈渠道。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彦平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口袋公园属于公共产品,相关的维护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因此,在公园较显眼的位置公示口袋公园的主管和主责单位,以及相应的服务热线或监督电话或App二维码是必要的。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张文英同样认为,应建立口袋公园的公开名录以及档案,且该名录要公开透明、容易获取,让口袋公园的信息触手可及。

马燕回应称,林业部门将进一步明确口袋公园的管养责任单位,在口袋公园设置公示牌,做到每一块责任田都有责任人。当市民在公园内发现问题或者有好的建议时,都可以找到渠道、及时反馈。

实际上,口袋公园管理涉及绿化养护、设施维修、环境保洁和秩序管理等多个环节。马燕认为,管理好口袋公园还应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联动城管部门、属地街道、社区等力量共同治理,“市民游客也是重要的一份子,希望大家多出好点子,共治这块绿地,维护好基础设施,让口袋公园管养更可持续。”

都市短评:

整改速度体现广州速度,整改效果体现治理能力

南都报道口袋公园管理问题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24小时内完成十余个公园整改并在全市铺开口袋公园自查,以“立行立改”诠释了“广州速度”。

一个城市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是城市治理的水平。此次落实速度之快,让人感受到广州以实际行动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决心和担当。

“快”是态度,“好”才是标准。相关部门从善如流,听取了南都报道中所提及的相关建议,现场表示将进一步明确口袋公园的管养责任单位,在口袋公园设置公示牌,做到每一块责任田都有责任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持续优化口袋公园的精细化管理后,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将成为广州市民喜闻乐见的休闲好去处。广州用行动证明,城市治理的温度和速度同样重要。

你举报,我出动!如果您曾目睹治理乱象,亲历过需要发声的遭遇,请拨打020-87388888,向“都市暗访”专栏反映。我们将慎重核查、追踪到底,推动城市“疑难杂症”解决。

采写、摄影:南都“都市暗访”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