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窃定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1-11 07:46:01

扒窃,是指 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地点性特征:

扒窃行为必须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中,如车站、码头、广场、集贸市场、公共汽车等。

对象特征:

扒窃的对象是受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既包括带在当事人身上的财物,如口袋中的钱包、手机等,也包括随身带在身边、伸手可及的地方的财物,如放在餐桌上的手机、挂在椅子背上衣服中的钱包等。

秘密性:

扒窃行为通常是秘密进行的,以逃避被害人的察觉。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扒窃被明确列为盗窃罪的罪状之一,属于行为犯罪,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不论窃得财物多少,都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扒窃行为与一般盗窃行为在成立犯罪的标准上有所不同。一般盗窃行为要求盗窃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如1000元)才构成犯罪,而扒窃则不论窃得财物多少,只要实施扒窃行为即可构成犯罪。

因此,扒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法律对此类行为的处罚也较为严厉。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以减少被扒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