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元素:
颤、开、顺、左、绕 是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藏族舞蹈独特的美学概念。
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 是舞蹈动律上的普遍规律。
步伐丰富,包括“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手势多样,包括“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二、基本步伐
平步:二拍或一拍一步,身体动律是重拍向上,膝关节的屈伸应有柔韧性,落脚时身体有向上长的感觉,上身的韵律晚于脚。弦子舞中常用。
拖步:脚擦地面走,可单拖步(有重拍),也可双拖步(无重拍)。弦子舞中常用。
踏步:通过踏步和腰部的扭动,表现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感觉。在练习时,要注意踏步的节奏和力度,以及腰部的扭动和眼神的表达。
靠步:表现深情、内敛的一种步法,通过身体的靠拢和腰部的扭动来体现。在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动作和腰部的扭动要协调,以及脚步的移动和眼神的表达。
撩步:表现力较强的一种步法,通过腿部的撩起和腰部的扭动来体现。在练习时,要注意腿部的动作和腰部的扭动要协调,以及脚步的移动和眼神的表达。
碎步:表现轻盈、活泼的一种步法,通过小碎步的移动和腰部的扭动来体现。在练习时,要注意小碎步的节奏和力度,以及腰部的扭动和眼神的表达。
踢腿:表现刚健、有力的一种步法,通过踢腿的动作和腰部的扭动来体现。在练习时,要注意踢腿的动作和腰部的扭动要协调,以及脚步的移动和眼神的表达。
此外,还有蹭、蹉、点、掖、踹、刨、吸、跨、扭等步伐,这些步伐在藏族舞蹈中都有其独特的运用和表现方式。
三、基本手势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这些手势与脚下的步伐相互配合,形成了藏族舞蹈独特的流动造型美。
四、身体姿态与动律
身体姿态:藏族舞蹈的身体姿态通常表现为身躯微前倾,扣胯,身体的交叉感以及所有舞蹈动作中的髋关节都随重心下懈,形成沉缓、凝重的形体语言特色。
动律特点:“颤”、“开”、“顺”、“左”、“绕”是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其中,“颤”是指舞蹈时膝关节松弛,既柔又富弹性的均匀的颤动,是藏舞脚下动作的主要动律;“开”是指舞蹈时双脚自然外开,动力腿多系自然勾脚;“顺”是指手臂与脚的动作配合上同出一侧,同时向一个方向所形成的“一顺儿”的动律特点。
五、特殊技巧与动作
翻身:表现旋转、翻滚的一种动作,通过翻滚的动作和腰部的扭动来体现旋转、翻滚的感觉。在练习时,要注意翻滚的动作和腰部的扭动要协调,以及脚步的移动和眼神的表达。
颤踏:藏族踢踏舞中的基本动作之一,表现为弱拍双膝下沉,动力腿重拍踏地时膝盖颤动,同时抬起另一只腿。颤时保持上身稳定、松弛,胯部放松,背部前倾,微含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