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 实习生 郭添瑜)4月9日,太原市森林公园百鸟园内气氛热烈,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在此举行。本次活动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提升公众爱鸟护鸟意识,加强对野生鸟类的保护,为太原的生态环境增添一抹温暖的绿色。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活动现场,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条幅、安放展板、分发宣传页等形式,向市民深入浅出地讲解爱护鸟类的重要性。同时,邀请小朋友参观百鸟园,近距离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激发青少年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鸟类保护的关注。市民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不少人还与工作人员分享自己身边关于鸟类的生活故事,爱鸟护鸟的理念在交流中悄然传递。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太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如今,在市区的水域附近,鹭鸟、鹬鸟、野鸭、天鹅、雉鸡等鸟类的身影越来越常见,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4年,太原市共救助鸟类180余起(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秃鹫、褐马鸡、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大鵟、红隼、天鹅等都在救助范围内。这些被救助的鸟类在恢复健康后,均被放归自然,继续在蓝天翱翔。
然而,仍有部分人无视法律法规,为谋取私利在隐秘处设置捕鸟网,威胁野生鸟类的生存。可以说,鸟类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打击非法捕鸟行为刻不容缓。为此,今年的“爱鸟周”活动将重点开展春季护鸟专项行动。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执法部门,加大对乱捕、滥猎、滥食鸟类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同时,太原市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清除鸟网、救护鸟类、爱鸟护飞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市民成为鸟类保护的参与者和守护者,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鸟类的良好氛围。
鸟类是大自然的使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太原市通过“爱鸟周”活动,让市民更了解鸟类,也让保护鸟类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太原市将继续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加强鸟类保护工作,为这些蓝天精灵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家园,让太原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链接
“爱鸟周”源于1981年,最初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每年4月5日至11日为山西省爱鸟周。
近年来爱鸟周的主题:
2014年:保护野生动植物,建设鸟语花香的美丽中国;
2015年:关注候鸟保护,守护绿色家园;
2016年:依法保护鸟类,建设美丽中国;
2017年:依法保护候鸟,守护绿色家园;
2018年:保护鸟类资源,守护绿水青山;
2019年:关注候鸟迁徙,维护生命共同体;
2020年:爱鸟新时代,共建好生态;
2021年:爱鸟护鸟,万物和谐;
2022年: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
2023年:保护候鸟迁徙通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4年: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