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持仓超2万亿,重仓了谁?

发布时间:2025-04-11 19:32:00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向资金一季度重仓行业包括电力设备、电子、银行、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等


文|《财经》记者 张建锋 特约撰稿人 康国亮

编辑|杨秀红

作为外资主力,北向资金(沪股通、深股通)的持仓动态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2025年4月8日,沪深交易所披露了北向资金(沪股通、深股通)2025年一季度持仓数据。这是自2024年8月北向资金信息披露频率调整为按季度公布后,首次完整呈现的外资季度调仓路径。

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北向资金共持有3393只个股,合计持股量1198.05亿股,持仓市值2.24万亿元。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末,北向资金持仓市值约增加286亿元。

同期,北向资金持仓市值最高的前三大行业为电力设备、电子、银行,均超2200亿元。

从细分行业(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下同)调仓路径来看,实体行业成为2025年一季度北向资金增持的重点。

《财经》根据Wind统计,2025年一季度,北向资金调仓路径中,买入金额合计约1746亿元,卖出金额合计约1608亿元,增持金额(净买入金额,下同)合计约138亿元。

同期,细分行业中,北向资金增持62个行业,16个行业增持金额超10亿元,前十大行业增持金额均超25亿元。半导体、乘用车、电池分别以169亿元、105亿元、72亿元的增持金额,分居前三位。

从上述增持行业情况来看,实体经济在一季度更受外资的青睐。2024年北向资金增持前十大行业中,有四个细分行业来自金融。而在2025年一季度,北向资金增持前十大行业中,金融行业只有股份制银行入围,其余都是属于实体经济行业。

“此前外资更青睐高股息率行业,因此金融行业是其加仓的主要对象。”有投行人士告诉《财经》,而随着DeepSeek面世并掀起中国资产重估热潮,与AI(人工智能)相关的实体企业可能更受外资青睐。

业绩增长,是一季度外资重仓、增持公司和行业的主要特征。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9日,一季度外资增持A股公司中,超600家公司发布2024年成绩单,其中超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过半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

在关税风暴扰动后,外资看好哪些行业?《财经》梳理发现,人工智能、消费板块以及电信公用事业等红利核心资产,被外资看好。

重仓电力设备

从行业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申万一级行业中,北向资金持仓市值最高的前五大行业为电力设备、电子、银行、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分别为2730.48亿元、2300.48亿元、2275.72亿元、2169.15亿元、1491.39亿元。

与2024年四季度末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前五大行业相比,2025年一季度,生物医药取代非银金融,排名由第六位升至第五位,电子行业排名亦有所提升。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第一的行业是电力设备行业,该行业包括电池、光伏设备等细分行业。

2025年一季度,电力设备行业内,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10亿元的电力设备公司约29家,6家公司持仓市值超6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300750.SZ)、国电南瑞(600406.SH)、思源电气(002028.SZ)持仓市值分别为1412亿元、247亿元、120亿元,分居前三位。

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末,北向资金对电子行业的持仓有较显著的提升,持仓市值增加了211.89亿元,该行业在北向资金所有持仓行业中的排名也从第四名上升至第二名。

电子行业由半导体、元件等细分行业组成。一季度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50亿元的公司约11家。其中,韦尔股份(603501.SH)、北方华创(002371.SZ)、立讯精密(002475.SZ)分居前三位,持仓市值分别为203亿元、198亿元、187亿元。

银行是北向资金长期重仓行业之一。同期,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10亿元的银行有26家,持仓市值超百亿元的银行有六家。其中,招商银行(600036.SH)、农业银行(601288.SH)、兴业银行(601166.SH)位居前三。

瑞银研究团队认为,作为业绩稳定的高股息红利股,整个银行板块在低利率环境下仍具备一定吸引力。

从北向资金增持情况来看,申万二级行业中,62个行业在2025年一季度获外资增持,行业数量占比约48%;前十大增持行业的增持金额均超25亿元。

半导体、乘用车、电池、汽车零部件、白酒为一季度外资加仓前五大行业,获增持金额均超50亿元。

一季度,电子细分行业中的半导体板块获北向资金增持169亿元。其中,26家半导体公司获加仓金额超亿元。北方华创、寒武纪-U(688256.SH)、中微公司(688012.SH)获增持金额居行业前三位,分别约为66亿元、35亿元、22亿元。

有券商分析,长期来看,随着半导体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需求凸显,国内产业链企业国产化率提升意愿较强,这给国内半导体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国产化设备、材料、零部件导入带来的市场潜力值得关注。

作为电力设备行业的主力军,电池行业也获外资加仓。一季度,北向资金持股59家电池公司中,29家公司获增持,占比近半。其中,8家公司获增持金额超亿元。

后市看好中国资产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剧烈波动,A股上证指数虽有波动但韧性彰显,外资依然看好中国资产。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从2025年全年的角度来看,除了中央汇金等机构,其他长线资金将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持续稳定地进入A股市场,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别为中国股票市场带来1万亿元、5900亿元与1200亿元的净流入。

高盛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刘劲津表示,美国关税通过多重变量对中国股市的公允价值产生影响,A股的策略性配置机会优于港股。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则认为,短期内市场的波动性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而A股市场更具韧性,可将其视为用于对冲或分散风险的配置选项。

具体来看,外资后市看好A股人工智能及消费等行业机会,以及电信、公用事业等红利核心资产。

“尽管2025年以来港股表现优于A股,但A股仍具较好的增长潜力。”摩根资产管理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行业利润有望持续提升。

在具体行业方面,摩根资产管理认为,动力电池等供需状况持续改善的行业值得重点关注。“与此同时,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或正复刻类似于过去电力与互联网行业的历史性变革机遇,投资者可持续跟踪其发展,寻找与AI产业发展相关的长期投资机会,如硬件制造板块等。”

高盛则表示,在海外外部风险加剧之际,将继续关注以中国国内为重、政策驱动的投资机会,在行业配置上继续偏向消费板块,并在投资题材上注重优选人工智能受益股、面向新兴市场的出口企业以及现金回报题材。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则看好公用事业和电信,认为其凭借防御属性、服务导向及吸引力估值有望跑赢大盘。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伊恩·萨姆森同样看好电信板块。其认为,过去两年,中国通信服务行业盈利大幅增长,尽管有中美贸易政策影响,但许多企业都处在通信科技和AI的技术前沿,保持着强劲发展前景。“鉴于中国通信服务公司的内需倾向,它们或可免受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

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中期视角上,外资未来可能主要关注三条线索:一是盈利预期上修背景下兼具较高估值前景空间的科技硬件行业;二是净资产收益率和派息稳定、估值偏低的A50及红利方向,尤其是通信等兼具进攻性的品种;三是外资长期偏好的消费板块仍有进一步增配空间。

新加坡机构毕盛投资相关人士对《财经》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公司投资组合布局对于中国经济复苏最敏感且能够受益于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共振的七大投资主线,包括地方政府投资的恢复,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的恢复以及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相对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行业。公司配置较高的行业包括资讯科技、医疗保健和消费品行业。

“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度过了2024年三季度悲观的状态,但目前市场情绪还比较犹豫,相信随着中国的宏观数据企稳回升,海外投资者会重新增加对中国股票资产的配置。”上述毕盛投资人士表示。

图片

责编 | 王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