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1日在北京会见来访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这是桑切斯首相3年内第三次访华,凸显马德里对深化中西关系的重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欧洲国家对华友好政策的延续。西班牙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桑切斯此行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支持。正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阴霾笼罩全球之时,此访的含义更为丰富,它传递出一个积极而明确的信号:中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正以务实的合作姿态,守护经济全球化共识,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力量。
今年是中国和西班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表示,“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中西关系良好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就越凸显”,强调“中国一直视欧盟为多极世界重要一极,是明确支持欧盟团结发展壮大的主要大国”。习近平主席说,中欧应该履行国际责任,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贸易环境,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不仅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桑切斯首相对此予以积极回应,表明“坚持开放自由贸易,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加征关税”也是欧方立场。
长期以来,欧盟内部政治语境复杂多元,在持续存在的所谓对华“去风险”杂音中,中西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可以说为中欧关系“打了样”。近年来,西班牙的农产品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而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与制造业优势,也为西班牙经济注入新动能;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更是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在欧洲的一面“闪亮橱窗”。人们注意到,在9日美国财长威胁西班牙,与中国走近就像“割自己的喉咙”后,西班牙农业、渔业和食品大臣反驳称,该国不仅希望“维持”而且希望“扩大”与中国的关系。在反击不公正关税壁垒、守护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这条路上,中西已经成为同路人。
桑切斯首相此访为中欧合作的深化按下了“加速键”。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8日与欧盟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通话中达成“尽快启动磋商”的共识,外媒关注中欧已同意研究为中国产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欧盟去年征收的关税。这一突破背后,是双方对“贸易战无赢家”的深刻认知,不仅使中欧有效避免了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为双方车企和产供链上更多企业保留了市场空间,也为当今各国之间用谈判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以合作诚意化解矛盾冲突提供了一个真实范例。
欧盟跟中国一样,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已经形成紧密的经济共生关系。种种迹象显示,近期布鲁塞尔在发展对华关系上表现出更具建设性的姿态,除了经济利益的考量,亦包含战略自主的追求。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欧洲企业约占总参会人数的40%,欧洲企业高管们“用脚投票”来到中国、看多中国、做多中国,让很多刻意制造的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叙事落了空。而中欧关系之所以充满活力,还因为它不是“排他性博弈”,而是“开放性共赢”,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任何第三方。
中欧在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坚持多边主义上利益高度契合,双方在贸易领域、全球治理以及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有着强大韧性。桑切斯首相访华传递的积极信号,召唤着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的行列。期待中西共同发出的以对话而非对抗、开放而非封闭、规则而非强权的方式应对变局的声音,能在欧洲内部乃至国际社会形成更强有力的共振。
来源:环球网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