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先天性不足:小微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管理欠规范,这些因素导致金融机构认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存在较高风险,从而不愿意提供融资或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
财务不透明: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难以真实反映其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导致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和经营风险。
抗风险能力差:小微企业资产总额较小,处在产业体系的单个环节,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抗风险能力较弱。
诚信意识不强:部分小微企业存在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给银行信贷带来较大风险。
担保和抵押要求过严: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担保和抵押要求较为严格,风险控制条件较高。
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信贷审批权限过度集中,手续繁琐,导致融资效率低下。
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基层银行信贷人员权责利不对等,缺乏信贷审批自主权,导致积极性不高。
贷后管理压力大:由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特性,银行信贷人员在贷后管理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税政策上缺乏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优惠和支持政策,导致银行不愿意自担风险扩大小微企业融资。
融资成本过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担保费用和风险保证金利息等,这些费用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信息不对称: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限制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加了融资难度。
融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现有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环境与中小微企业融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导致融资约束难题难以解决。
建议与对策
小微企业应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规范经营行为,增强诚信意识,以降低融资难度。
建立更多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担保服务,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银行应简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政府应出台更多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可得性。
推动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