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宦宁 余 晖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有一个特别的科室——NICU,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里和其他病房不同,这里的患者是那些刚刚降临人世就面临生死挑战的小生命。
他们之中,有的仅孕育了短短20几周,有的出生体重就不到2000克,娇小的只有成人手掌的两倍大小,手臂宽度也仅有成人三指宽,这里的护士和大夫们用充满爱意的称呼“小宝”来唤他们。
面对这些初来人世便身处险境的小天使,护士和医生都需要超乎寻常的细致和耐心,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呵护。他们不仅是身披白衣的守护者,更是这些脆弱生命最贴心的“奶爸”和“奶妈”。
4月13日,适逢周末,NICU的90后护士长梅朵正好值班,酒精消毒、洗手、换衣服、换鞋……一阵熟练的操作后,梅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走进NICU病房内,12张保温箱床位整齐的摆放成两排,保温箱旁是各种监测和急救仪器,梅朵先是认真查看值班表,然后就变身“奶妈”开始给这些“小宝”们换尿布、测温、喂奶……
虽然梅朵还未成家,但是照顾宝宝的这些琐碎而至关重要的日常护理技能,却早已得心应手。
梅朵说:“这些‘小宝’一出生就得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分开,开始和命运做抗争,我们就是‘小宝’们的临时妈妈,他们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命运对他们有些不公,但他们也是幸运的,生在好时代,有先进的仪器、有好的大夫,如果放在十年前,他们活下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就在梅朵继续忙碌的时候,正准备吃午饭的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索南巴久接到了妇产科打来的紧急电话。
“巴主任您能过来一下吗?昨天晚上有个早产儿,出生体重2480克,今早查房时发现婴儿出现阵发性全身皮肤粘膜青紫,我们给他进行了鼻导管吸氧,青紫有所缓解,但停止吸氧后青紫再次出现,并且四肢张力低下……”
“好,先给孩子保障好供氧,我马上到。”
索南巴久虽然是院长助理,但他也是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儿科学科带头人和儿科主任医师,所以只要医院出现一些儿童的重症危机患者,第一时间都会联系索南巴久,而索南巴久不管是在休息还是开会,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很快,索南巴久来到产科,在病房里看到小宝宝,经过诊断,索南巴久看着一旁面色沉重的夫妻俩,安慰说:“放心,宝宝问题不大,不用担心,一会我们NICU的护士下来,让宝宝在我们这边住几天就会好了。”
听到索南巴久的一席话夫妻俩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丈夫尕玛说:“索南巴久主任这么说我们就踏实了。”
随后索南巴久来到NICU通知护士去接人,此刻他看到NICU内保温箱里躺着的宝宝和忙碌的护士,心中满是欣慰和感慨。
时间回到2013年7月,玉树州人民医院灾后重建完成。索南巴久说:“那个时候我们就只有一个普通儿科,根本没有救治早产和危重新生儿的能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次偶然的机会,索南巴久看见了一组数字,13.59%这组数字就像是小刀一样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索南巴久说:“这组数字是医院0—1岁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于一个儿童大夫来说,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因为我曾在一个晚上同时看见三个宝宝离开,那种对内心的打击和煎熬,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
从这以后,索南巴久开始下定决心要干一件事,就是成立起医院的NICU,改变这组数字,给更多早产和危重症宝宝带去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北京“组团式”帮扶、玉树州委州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的努力下,2017年3月,玉树州人民医院终于建成了NICU。
索南巴久一边回忆一边讲起一个发生在NICU的感人故事。
在NICU成立后的第12天,设备尚在调试、人员还在培训的时候,NICU就迎来第一次“大考”。
孕期不满30周的卓玛求措在玉树市八一医院生下三胞胎男婴,三胞胎在牧区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本应该是一件喜事,但由于早产,三个孩子最小的1千克、最大的也只有1.1千克,同时伴有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
索南巴久说:“像这样的情况,放在过去,存活率非常的低,当时就连三个孩子的爷爷都觉得孩子没救了,但是我们有了NICU,三个孩子就有了希望。”
在NICU内,精密的仪器和设备为三个孩子提供生命支持,即经过三天三夜抢救和一个多月救治护理,三胞胎各项体征趋于正常。NICU的窗外,卓玛求措和家人们再次看到三个孩子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们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感谢这群白衣天使。
如今,八年过去了,索南巴久看着三胞胎健康成长,顺利走进了小学教室,自己的初心也更加坚定了。
近些年,NICU经过了四期的升级改造,达到了三级建设标准,也成为青南综合医疗机构中最早、也是最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同时,为了更好地守护高原儿童的健康,医院儿科领域进一步细分专科,设立儿科门诊、普通儿科、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科(NICU、PICU)。
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那个曾经留在索南巴久脑子里的那组数据终于被改写了,0—1岁婴儿的死亡率从13.59%降到了1.77%。区域内危重症新生儿上转率同比下降52%,显著提升了玉树州儿童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有了NICU的建设经验,今年三月,玉树州人民医院再次成为青海地区综合医院中率先完成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建设的医院,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为地区儿科医疗水平提升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