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仁医疗牵头,计划总投资1.7亿元!青岛启动首个“具身智能”医疗项目

发布时间:2025-04-07 23:03:00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在该领域,青岛已经有所行动。4月7日下午,“具身智能新产品项目启动会”在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钰仁医疗”)召开。项目由钰仁医疗牵头,汇聚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西拉姆·罗摩克里希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齐向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顾忠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马学晓等专家,将通过产学研协同在脑机接口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具身智能相关产品在大健康领域进行应用。

据悉,此次启动的项目计划总投资1.7亿元,是青岛首个医疗领域“具身智能”项目,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协同,在具身智能领域寻求技术突破,将研究成果用于慢病管理、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术后康复以及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等方面。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指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智能体,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自主学习和进化,推动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其核心理念颠覆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离身性”局限,强调智能的本质必须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互动来塑造和体现。具身智能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的不断拓展,相关产品将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具身智能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西拉姆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在研发纳米纤维等脑机接口新材料方面有创新举措;顾忠伟多年来致力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药物/生物活性物质控释系统、纳米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相关研究;齐向华团队率先研究脑电信号与脉搏生物信号的非同步相互生理作用等,这在“活体”脑电信号的采集与解读方面尤为重要;马学晓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实验室主任,在脊柱外科领域有多年临床经验,在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等领域培育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前期,钰仁医疗已被认定为“青岛市微创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在全国25个多中心临床研究基地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在技术总监顾忠伟的带领下,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实现了“智能体”的自主学习与持续进化,相关产品即将进入临床研究试验。

下一步,钰仁医疗还将牵头扩大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围,积极吸纳多领域科学家的加入,深入挖掘各学科优势,使具身智能相关产品在大健康领域得到更全面、更实用的推广。其牵头建设的“生命健康与科学发展国际共促会”即将开放,将进一步搭建跨国家、跨学科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推进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创新,共同为人类生命健康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