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补助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后,根据其伤残等级和具体情况,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或按月支付的补偿金。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这是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所获得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给付标准依据劳动鉴定机构评定的伤残等级,最多为伤残职工本人27个月的工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般是一个月内可以到账。
对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的职工,如果他们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要一次性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额。
劳动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退出工作岗位后,可以享受伤残津贴。津贴标准根据伤残等级不同,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
五至六级伤残的职工,如果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且难以安排工作,也可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这些补偿措施旨在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减轻其因伤残带来的经济负担。具体的补偿标准和金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且可能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调整。